从Netflix、线上小礼服出租服务Rent The Runway, 线上短租服务AirBNB 之后,高价商品的月租制已经证实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
笔者认为接下来值得评估的点会落在市场发展潜力以及business model的盈利能力。毕竟有些品项,看起来好像可以做,实际上作月租制的市场接受度却仍有商议空间。比如说Plum Gear 模式如果要在台湾操作必须先考虑是否能达到台湾父母对婴幼儿用品卫生的高度要求,以及民俗习惯不喜欢穿陌生小孩穿过的衣服等等。另一方面,即使市场、题材是好的,也需要适当的操作手法来追求报酬。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品项是:月租制当代艺术品。
月租制当代艺术品,显然目标客群不会是艺廊,可能会有一部分是投资客,但绝大部份还是放在一般消费者。那些看画是为了满足自己心中对艺术的向往的人们。
将艺术带入日常生活,这市场有潜力吗?
俗语说:富过三代,才懂穿衣吃饭。依此逻辑,懂得欣赏艺术,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已发展国家社会人们在一般日常生活需求均能满足之后,品味复杂化、纤细化的结果。
一般人要品味当代艺术,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笔者以为,应该是美术馆。假设对当代艺术心生向往的人们都会前往美术馆参观,则美术馆参观人数的变化幅度,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人们对当代艺术的喜好程度。
在此因为资料易取得程度上的差异,请容笔者偷懒一下假设英国的状况可以类比到世界上所有的已发展国家,并因此以英国伦敦的TATE泰德美术馆举例说明:从下表我们可以看见从2000年到2009年参观人次跃升了将近三倍。显然英国人口没有增加三倍之多,观光客也没有增加到三倍那么多,因此可以推知近几年英国人或者到英国观光的游客参观TATE的比例增加了。
资料来源:TATE
若你仔细研究TATE的访客研究报告可以发现,访客年龄层在2005年之后有逐步下降的趋势。在2009年(目前网站上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访客中佔最大部份的是年龄层在17~34岁的年轻人。这代表什么?年轻人开始欣赏当代艺术,重视自己的品味,过往那种工业化、大量生产、制造业的思维也许在面对新一代敏锐、精明、有主见的消费者得多当点心,他们眼里的那把对艺术品味的尺可是拉得比以往都高。
未满足的需求:使艺术品亲近生活
已经成名、具有市场价值的艺术品是高价投资,过去艺术品的交易模式通常是在艺廊、展览、拍卖会买下。艺术品的高昂价格使得购买艺术放在家里欣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另一方面,新兴当代艺术家却时常与消费者有点沟通障碍–消费者不容易接触到价格可能比较合理、表现却仍然出色的新兴艺术家的作品;而艺术家本身因为不懂得行销、找通路而落入经济困难的窘境。
显然我们缺乏一个沟通良好的通路。让喜欢艺术的年轻人能接触到价格合理的现代艺术,也让新兴艺术家有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