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和系统说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也都明白了未来的产品链条必然要在一个闭环内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流量的高效利用。但是反观产品市场给我们的现实依据,我们似乎又找不到很有说服力的事实。平台和系统的确是美好的憧憬,但是没有资本,没有渠道的普通站长难道能依靠所谓的APP应用去和大佬们争夺互联网船票吗?再者说即使有资源,有渠道,平台战略也未必就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平台战略的现实案例
苏宁,百度这些传统豪强在平台和系统层面上投资的精力和财力不能说不大,但是效果却不具有说服力。苏宁的平台更像是一厢情愿,线上与线下的统一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考虑,而云商城概念则更低估了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繁琐。
因此,做平台拼的并不是资源和金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让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换句话说,作为普通站长,我们也不能以为资源是开放平台的唯一条件,只要掌握平台的属性和所需的条件,普通站长仍然可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那么笔者的眼中,什么才是开放平台的捷径呢?
开放平台的必备条件
抓准高粘度用户是大家必须要明白的一点,因为用户是网站甚至是平台衍生的土壤,没有良性的发展基础,任何概念都无法做成,生物风站长当初在做生物载体平台的时候,总以为将大家所需要的资源摆在一起,并提供较为合理的价格就可以,但是我忽略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受众的喜好以及重复购买率。我的产品好是没错,但是对于网络中真正需要这份产品的人并不是很集中,我必须抓住现实生产中的链条,以点带面,将部分流量转化为线下的引导力,真正发展出一部分牢靠的购买关系。淘宝、小米甚至是聚美优品为什么能火,还不是一点一点粉丝积累起来的结果,因此用户,高粘度用户是重复购买力的关键词,也是平台生存的法则之一。
讲究自己的品牌文化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大家总是以为我做产品,只要对大家有用就对了,但是作为互联网产品,充满着比对和竞争,你的平台可以有,别人的平台也可以有,那么到最后,你去引导流量的代价就会大于很多对手,这样也会对自己的资金链条产生压力。因此,前期给自己一个价值,一个文化观,让用户会在固定的时机想到你的平台,利用你的平台,这样才算是一个成熟平台的表现。
融会贯通是一个大家想做又不敢做的领域,因为这个概念需要的是群落产品的共同支撑,需要一个完整的产品line作为流量、引导、购买以及售后的回馈,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这个词而变得小心翼翼,亦步亦趋,首先融汇贯通可以根据自己时下的条件进行调整,优化产品链,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的人可以在一个点生成到另一个点,而不需要一个复杂的流程,这样就可以。因为产品系统的整个打通,时间和资源都是问题,但是有效的利用起来就不再是麻烦的事情。
写在后面的话
高活跃用户量以及黏度的产品是必备,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可以顺利地横向拓展相反,很多时候只会让产品变臃肿,用户习惯和满意度彻底崩溃。所以在生物风站长的眼中,与其让自己的平台左右自然发展,倒不如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在平台化过程一定去尊从产品主基因。因为基因定义了产品要解决的核心需求,以及所对应的目标用户群。让平台化拥有可以自有的发展定位。